高貴,是高貴者的墓誌銘。對於林克孝先生,當之無愧。

20110906日下午,我全程參加了他的追思儀式,每位弔唁者都得到一本他所寫的「找路」一書。大家都知道林克孝一直努力在宜蘭南澳山區找尋一條條泰雅族的古道,他在身故的那一瞬間,仍是在找路。只是在倏忽之間,他劈進了陰陽路,走進一條我們不知道的道路。正如他在2009113日,曾假想自己一旦發生山難,再也回不到人間了,他想留下什麼樣的一段話呢?

「我暫時回不去,如同我不能回到童年。但我們一定會再相見。我想知道我走後的地球發生什麼事,也會準備一些我在另一個世界看到的、其他地球難以想像的趣事,讓我們下次相會有說不完的話題。像爬山前的短暫分別,我出門去登一座沒爬過的山了!」站在追思禮堂,我一直回想林克孝的這段生前感言,他,是故意在人間消失的吧!

林克孝的成長過程,說他是「世家子弟」,雖然不盡其實,但他是在菁英教育的環境中長大,全部的職場生涯都在金融業,他大可以錦衣玉食,走入浮華世界;他卻走向大山原野,關心泰雅族的原住民,不斷將有限的假期投入古道的探索,他渴望重塑泰雅族的生存空間。他一直納悶的是:政府為何只關心櫻花鉤吻鮭的生存最南線,卻不在意烏來是南島泰雅族語系的最北界?

 

復育鮭魚,政府看重的是生態環境的保護,但林克孝更看重原住民文化的保護,這是更深的人文層面,他與「塞德克.巴萊」一片的導演魏德聖所關切的深度是一樣的。一個在錢堆裡打滾的金控事業總經理能夠如此選定志業,絕對是高貴者的底蘊。

 

但是他就這樣死於山難,難道只是他誤闖了另外一度空間的大門嗎?我們該如何看待這樣的災難呢?我想起了媽祖林默娘的傳奇。

據傳媽祖在二十八歲時突然對家人說:「今天要登山遠遊,實現自己的心願,但道路難走而且遙遠,我只能一個人去。」不久她就升天了。這樣的告別語,與林克孝的做法近乎一致。有人說媽祖是菩薩化現的;也有人說她是佛前蓮花童子,來世間完成任務後,通常就要以「早夭」的方式離開人間,不要讓他們變老變醜,看盡人間滄桑,白髮到齒牙動搖才逝去。但是我從小就相信,愛山的人死在山裡,是一種幸福。於是我們看待他的山難,實在很難怪罪他。正如他也曾預先寫到:「我對山的浪漫想像使我走上這條路,希望大家在怪罪我之餘,也能因為這個浪漫本質而用另一個角度欣賞我的莽撞。不過,如果怪我可以使大家能消一些氣,我也會很甜蜜的接受。」

林克孝的骨灰將會以植存的方式與大地合而為一,沒有墓碑,卻有高貴的魂魄,在臺灣的山林大地上迴盪著。

arrow
arrow

    大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