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西元1692年,康熙三十一年的冬天,38歲的皇帝感染了瘧疾,御醫先以熱病來對待,但是無效。此時清宮內部急成一團,不知如何是好。我翻遍文獻,找不到康熙得病的原因,唯一合理的解釋是他在夏天到近郊的木蘭圍場打獵時感染了。這是中國正史記載上,第一次發生君王得到如此急症。

 

康熙在忽冷忽熱的當口,急召兩位由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派來的法國傳教士,他們獻上由一種秘魯樹皮製成的「奎寧」,強調必定有效。康熙為求慎重,徵求四位無病大臣試服,確定對常人沒有副作用;接著再找三位瘧疾患者服用,全部痊癒,於是皇帝決定嘗試,果然病除。

 

康熙很不愛吃藥,特別是補藥;他認為補藥大多沒用,而且對心臟好的就會傷及脾臟,對肺臟有益就不利於腎臟。更絕的是大皇帝認為一個人喜歡吃補藥,好似喜歡逢迎拍馬屁一樣。但康熙對於救命的藥物十分重視,大病癒後,康熙在宮中設立製造奎寧的實驗室,析出藥粉之後,還會賜给染上瘧疾的臣子。

 

雖然康熙未登基前已得過天花而大難不死,中年又因傳教士獻藥而克服了瘧疾,但這些畢竟是外來傳染的急症,整體來看,康熙還是中國歷史上難得的健康皇帝。

 

要討論康熙的健康,先從他身邊的人看起。他有愛妃,但沒有讓自己縱性於後宮,沒有寵到讓后妃在歷史上留下媚名。他有許多能幹的大臣,但沒有縱容臣屬去拍馬屁,更沒有佞臣在旁去陷害忠臣,這表示康熙善於用人,但不刻意偏愛特定的臣工,他一直讓自己處於「平衡」(balance) 的良好狀態,這是他的養生之道。

 

所以終康熙一生,你很難發現他做出極端的決策。唯一的一次,是在康熙十二年,下令削除三籓的爵位與封地,當時康熙的漢學老師,吏部尚書熊賜履,急呈皇上:目前國泰民安,此時撤籓,無異於逼他們造反。可是來不及了,康熙也很後悔,但畢竟那時他才十九歲。此後他的決策考量周全多了,「平衡」幫助康熙養生,加上他勤於騎射,終於鍛鍊出一個健康的身心。事實證明,他的健康同時也締造了中國歷史上最長的富強時代。

 

能享受平衡的人,本來就不多,帝王尤難。康熙不僅締造豐功偉業,也讓我們感受到他在平衡之下,所展現的優良人生品質,值得嘉許。

arrow
arrow

    大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