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小我就喜歡收集世界各地的地圖,多麼古怪我都接受。許多被遺忘的真相就一點一滴被記錄在一本本泛黃的紙冊中。約莫在2004年時,一位好友為了感謝我的幫助,贈送了二次大戰時期日本出版的世界地圖冊,淺綠色的封底上清楚寫明了「**中學校二年級 中鐵英男」。

 

我打開冊內的第一張,就是當年大日本帝國的國土地圖。只見到除了現在的日本被塗上紅色之外,臺灣、朝鮮、中國大陸遼東半島南端,以及許多太平洋的群島也被塗上了紅色。臺灣,在當時是日本的國土。如果您有機會上網,在維基百科查詢一下臺灣民謠「望春風」的作曲者鄧雨賢 (1906~1944)的國籍,將是「大日本帝國」。鄧雨賢雖然是漢民族的客家人,可是出生與死亡的時間都落在日本統治期間,說他是中國人也對、也不對,但說他是日本人,也說得過去。所以如果今日鄧先生還活著,若他自認是中國人,我們或許會從「民族大義」的角度讚許他,但若他在情感與文化上認同日本,說自己是日本人,我們也該欣然接受。

 

我手上還有一本民國六年(1917)的中國地圖冊,打開第一張的中國全圖,臺灣在圖上,卻被劃成日本國土。說起來輕鬆,可是總覺得這本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地圖很刺眼,就是覺得臺灣似乎沒被擺對位置。如果當時的製圖者覺得臺灣是被日本強行佔領,一樣可以堅持中華民國擁有臺灣的主權,將臺灣劃入中華民國的範圍。可是1894年的中日馬關條約具有國際法效力,臺灣就是成為日本的正式國土。這也是為何現在的臺灣的中小學教材,將那一段歲月由「日據時代」改成「日治時代」的重要依據。

 

今日還原這一段歷史的定位,我們或許各自站在不同的歷史角度,會有複雜的感受,但是不容懷疑現在許多75歲以上的老先生與老太太,是以「日本國籍」的角色出生,他們是出生時的日本人。後來國民政府來臺,發生了二二八事變,使得他們對中國人或中華民國產生一種敵意,於是許多人支持臺灣獨立運動;但我看到也有許多人在情感認同上,依戀認為自己是日本人,甚至他們今日仍操持著「雙母語」-- 日語及血統母語。他們每天收看衛星小耳朵的NHK節目、讀空運來臺的朝日新聞報、從百貨公司的日式食品區採購三餐所需的醬菜或味噌。這些老先生及老太太長久在臺灣維持這樣的日式生活,你會發現他們的臉部神韻與行為舉止的細膩,與你在東京或福岡所會遇見的老人家如出一轍。這樣的人很少嗎?可別小看如此的人數,在臺灣2300萬人中,他們至少佔有10萬人,他們幾乎是生在日本昭和天皇即位初期時,社會普遍稱之為昭和世代

 

昭和世代由於在文化情感的認同上完全是與日本相連,所以日本東北大地震對他們的震憾,就是母國受傷了,此時拯救遠方同胞,捨我其誰呢? 所以構成臺灣的人口組成中,我說有高達10萬的日本人,這些日本人不是日僑,手上也沒有日本護照,而是一群臺籍的老先生與老太太,請你不要訝異,它正是臺灣多元文化的力量源頭之一。

 

我曾在一位友人的家中,親自拜見了她的戀日母親。那天老太太把白髮洗得乾乾淨淨,再經過一個小時的化妝,才以素雅的裝扮相見。老人家今年已經80歲了,身高萎縮到只有一米五左右。她見到我們一行人時,幾乎是九十度在鞠躬,然後親自沏茶。由於她長年在家是講日語,所以就算說起臺語,語調也是十分輕柔。據說老太太在家中還擺了一套和服,影響所及,我的這位友人後來從事服飾設計的工作,而且一有空就帶母親到日本旅遊。

 

可以想見老太太對於所謂的「八年抗戰」或是「南京大屠殺」是不會有任何的感覺,我必須聊起美空雲雀或是京都西陣織,她才肯聚精會神。我細觀家中此刻的一塵不染,直覺場景好像搬到了東京。

 

至少十萬人!你絕對不能漠視這樣一大群的長輩存在。在他們的心目中,釣魚台群島就算屬於日本,不也是很好嗎?如果我們一定要從大中國民族情緒出發,或是從中華民國正統的角度來看待他們的想法,真的不如氣死算了!可是話說回來,我們如果將心比心,活過他們的人生,今日還會這麼地罵對方是「數典忘祖」嗎?

 

如果在一個國家內,只允許存在一種文化認同,或是相同模式的歷史記憶,就沒有「融合」的問題,也沒有辦法用「多數決」來強制對方的想法要一致,那比較像是現在中國大陸現在的統治手法。總不能對方的想法與我們不同,我們就會拍案大罵,或是詛咒人家,臺灣今日能夠這麼開放與民主、敦厚與婉約,那是因為許多不同的文化版塊在互相撞擊,最後發現除了欣賞對方,以同理心去瞭解對方外,實在沒有任何更好的方法可以融合。

 

話說到這裡,也該提提李前總統登輝先生了;他是昭和世代最為倔強的代表1945年日本戰敗前,李先生已經以日本人的身份活了22年,在人格形成的最關鍵年紀,他接受的是完整的日本教育。我知道許多外省籍的友人常會痛罵前總統是「日本走狗」,甚至會說「那個日本名叫做岩里政男的李登輝,根本就是日本人!」我認為大可不必如此激動,將心比心,李前總統在日本統治臺灣期間,難道一定要起義反抗才算是好樣嗎?如果他深愛日本文化,文化認同上認為自己是日本人,只是後來日本戰敗了,他只好被迫接受中華民國的國籍,也沒什麼不對。當然李前總統後來因緣際會成為中華民國的元首,宣誓要效忠中華民國,那我們要檢視的,就是他有沒有因為親日而傷害到臺灣的利益。至少目前的證據,沒有顯示這一點。如果李前總統在發言高度上有待改進之處,就是釣魚臺主權的歸屬,他大可不必如此老實表態應該屬於日本,畢竟他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這樣會讓中華民國的外交部進退兩難。

 

我真的希望臺灣社會的部份輿論不要再以親日的角度,來批評李前總統。你用擴音器每天罵,也改變不了他的信念,更只會讓十萬個像李前總統這樣的老先生與老太太,在政治傾向上仇中。我們面對與歷史記憶不同的人,需要有著更寬闊的胸襟去傾聽他們的聲音。他們或許會老去逝去,可是仍會深深影響上百萬人的下一代的情感認同。臺灣已不再是只有一種聲音的威權時代,我們口口聲聲的尊重,卻總看不到這十萬人的深度存在,可惜啊!

arrow
arrow

    大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